TOKYO, Sep 26 (News On Japan) - 文化厅首次在年度国语舆论调查中调查了社交媒体的传播如何影响日语,结果显示,近九成受访者认为确实存在影响。
其中一个问题是人们是否真正理解某些词语的本意。例如,“tsukanu koto”其实是指“与之前的谈话无关的事情”,但许多受访者并不确定。
语言总是在演变,词语的兴衰反映了时代。比如在1990年代后期在高中女生中流行的“kogal”,或索尼在1992年推出的“MD”(迷你碟),已经从词典中消失。甚至任天堂1983年推出的“红白机”(Famicom),也被收录在三省堂于2023年出版的《消失的词语词典》中被删除的1000个词语之列。同时,每一代人都会不断创造新的表达方式。
在最新调查中,超过七成受访者表示,随着SNS的普及,新词明显增加。青少年举例说,如“shabai”,用来形容某人没空或情况“很逊”;还有“aa-ne”,是“naruhodo ne”(我懂了)的缩略说法。其他例子包括“bari kakkee”,强调版的“酷”,以及“suki-pi”(“喜欢的人”的缩写)。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认同缩略语正在增加。
但调查也测试了人们是否理解一些古老词语的原义。例如“yakubusoku”,现今常被用作“能力不足”,而原意却是“职位或角色对某人能力来说太小”。只有45.1%的受访者回答正确。
另一个词是“niyakeru”。许多五十多岁的人将其理解为高兴或不好意思地笑,但原意是“女性化或软弱”。受访者感到惊讶,不过也有人回忆起在学校挨骂时被告诫不要“niyakeru”。
类似地,“shiodoki”如今普遍被理解为“结束”或“放弃的时机”,近一半受访者是这样使用的。但其原意是“合适或有利的时机”。一位二十多岁的受访者坦言:“我其实不太懂日语。我答错了。”
这些发现说明了语言如何一方面适应时代,一方面又逐渐偏离本源。社交媒体加速了新俚语和缩写的传播,但调查显示年长一代也在这种变化中起到作用,许多词语在日常使用中已不再承载传统含义。
Source: TBS